让青少年在法治教育中当主角

优秀先生

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卡牌,正成为校园法治教育的“工具包”。近日,“法治护航成长 共建阳光校园”主题活动在上海市北郊学校举办,国内首套校园防欺凌“图书+卡牌”主题教育手册《对校园欺凌说“不”》亮相。

校园欺凌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难题,其隐蔽性、反复性和多样性,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传统法治教育的一个困境则在于,学生往往觉得法律条文抽象、枯燥,难以产生共鸣。《对校园欺凌说“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传统的法治教材,而是突破传统教材的固有框架,构建起“图书+漫画+卡牌”三位一体的沉浸式学习体系。翻开手册,生动鲜活的漫画卡率先吸引眼球,将校园欺凌场景具象化为可感知的情节。其中,解密卡运用“莫尔条纹”光学原理,学生通过旋转、重叠卡片,便能解锁反欺凌技巧,这种充满科技感的互动方式,让知识获取成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通过卡牌的方式,法治教育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背诵,而成为一场寓教于乐的探索。这一模式与学科教育中强调的“情境化教学”“游戏化学习”理念不谋而合,不仅为校园欺凌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教育工作者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防治校园欺凌,不能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对于学校来说,是要将防欺凌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避免生硬的说教,要通过契合学生接受特点的方式,循循善诱。家庭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家长要通过案例分析、亲子互动建议,努力成为孩子法治启蒙的第一任老师。企业、出版社、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提供更多像《对校园欺凌说“不”》这样的创新产品,让教育形式更丰富。

防欺凌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应对和预防伤害。孩子们是当然的主角。不管是教学生学会界定欺凌和霸凌,还是教学生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学会自我保护,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不断探索新颖的普法形式,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开展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活动,让法治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要努力探索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益智性、趣味性法治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02日第2版 【编辑:曹子健】

相关推荐:

澳门蛇蛋图600图库履约方式说明

2025澳门特马今晚开奖图,价格公示机制

2025芳草地新澳门,口碑演变分析

新澳长期免费提供——合理使用优惠

澳门三肖三马精准100%_实用科普

2025澳门天天免费开好彩——防范运营手段

蓝月亮料精选资料王中王_看透促销语言

2025新澳门免费原科——服务流程认知

2025澳门彩免费资料大全公开,解构平台“认证”

2025新澳门天天开好彩——辨认投资标的

白小姐今晚特马期期准金——防止积分骗局

2020年香港+六+合+资料总站,货品参数核对

新2025澳门天天开好彩,新理解账单构成

澳门六和彩资料查询_账户安全说明

香港免费资料大全正版官网,杜绝虚假发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让青少年在法治教育中当主角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