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的钱,父母能随意处置吗?

优秀先生

未成年子女的钱,父母能随意处置吗?(新闻看法)

孩子的钱,父母能随意处置吗?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父亲将未成年子女的83.8万元作为首付款购买房屋,但未按照离婚协议约定登记在子女名下,人民法院依法判令父亲向子女返还财产。

赵某与丁某离婚,儿子丁小某随丁某共同生活。双方离婚协议约定赵某给付丁小某生活费70万元,同时约定该70万元及丁小某从长辈处受赠的13.8万元应作为丁小某购买某房产的产权份额,由丁某代处理买房事宜并在房产证上登记丁小某名字及份额。后赵某按离婚协议约定给付了生活费70万元。同年7月9日,丁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支付首付款83.8万元,剩余房款以贷款方式支付。

同年7月12日,丁某与汪某登记结婚,并将案涉不动产登记至丁某、汪某名下,载明共同共有。丁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丁某、汪某返还人民币83.8万元及利息。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查明的事实,案涉房屋首付款83.8万元来源于赵某给付丁小某的生活费以及丁小某受赠的财产。该83.8万元应认定为丁小某的财产。丁某作为直接抚养丁小某的监护人,在购置房产时,未按离婚协议约定登记丁小某名字及所占有的份额,侵犯了丁小某的合法财产权益。案涉房产现登记在丁某和汪某名下,双方获得相应利益,应当承担返还款项责任。

最高法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拥有的财产种类愈加丰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是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案对于厘清监护人的职责,明确未成年子女财产的归属及权益被损害的判断标准具有指导意义。

最高法5月15日共发布了6件涉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规范、评价、教育、引领功能,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涉及人身和行为,抚养、探望等案件的执行往往是实践难点。在另一起案件中,徐某与胡某因感情问题分居,1岁女儿随胡某生活。分居期间,徐某借探望之机擅自将女儿从胡某家带至外地藏匿,并拒绝胡某探望,胡某多次找徐某协商无果后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判决二人分居期间女儿由胡某抚养。然而,徐某并未履行判决送交孩子。胡某申请强制执行后,徐某经法院通知仍不履行,并将女儿藏匿至亲戚家,且频繁更换居住地,抗拒执行。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手段,刚柔并济,通过预拘留、预罚款等执行预惩戒措施,并积极做好释法明理、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最终敦促徐某将孩子移交。

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司法裁判推动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推动“六大保护”协同联动、融合发力,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民日报 记者 魏哲哲) 【编辑:梁异】

相关推荐:

新澳门四不像今晚开什么识别刷量行为

7777788888精准四肖中特排列三豹子-小心低价诱惑

2018天天日夜夜爽_拒绝诱导消费

WWW香港免费资料的注意事项-避免体验误导

2025澳门跑马图,拒绝积分陷阱

77777788888王中王免费资了吗大全专家解析

12生肖图片码数49个数实测报告

香港四不像生肖图 正版,防范恶意退款

搜索澳门今晚出准确生肖,存货逻辑识别

新澳门现场开奖直播-辨别非法代投

新澳天天开彩正版资料内容推荐机制

白小姐精选三肖中特推荐一——评估推荐可信度

一码一肖100中码不迷信专业术语

新澳五行综合出号走势图——舆情分析参考

2025年新奥王中王公开资料大全-风险揭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未成年子女的钱,父母能随意处置吗?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