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的缴纳是每个有工作收入的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了解如何缴纳工资税以及其缴纳标准,对于合理规划个人财务至关重要。
工资税一般指个人所得税,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采用累计预扣法。具体计算公式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 5000 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工资税的缴纳标准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 36000 元的 3 0 2 超过 36000 元至 144000 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 144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 300000 元至 420000 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 420000 元至 660000 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 660000 元至 960000 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 960000 元的部分 45 181920举例来说,如果小李每月工资收入为 10000 元,三险一金扣除 1000 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享受每月 1000 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 5000 - 1000 - 1000 = 3000 元。对照税率表,适用 3%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 0,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 3000×3% - 0 = 90 元。
工资税的缴纳一般由单位代扣代缴。单位会在发放工资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并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员工也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 APP 等渠道,自行查询和办理相关纳税事宜。
了解工资税的缴纳方式和标准,不仅能让我们清楚自己的收入情况,还能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减轻自己的纳税负担。
(:贺相关推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如何缴纳工资的税?工资税交有哪些标准?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