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何是濒危植物?

优秀先生

濒危植物为何常见?(把自然讲给你听)

红豆杉、银杏、水杉……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是人工繁育而得。拥有了较大的人工种群,并不意味着植物不再“濒危”

刚刚过去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公布。据了解,目前我国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红豆杉、银杏、水杉都属于濒危植物。也许有人会问,小区里的红豆杉、路边种的银杏、湖畔的水杉……既然是濒危植物,为何比较常见?其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人工繁育而非自然繁殖的。只是由于它们的野生种群或者自然条件下的个体数量稀少,科学家依据它们的野外分布状况,把它们评为濒危植物。

目前,我国已实现对银杏、水杉、珙桐、罗汉松等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培养出较大的人工种群,发挥其景观或生态作用。

有些濒危植物适合在特殊生境生存,人工繁育有助于解决特殊地区缺少绿化树种的问题。如金沙江河谷的云南梧桐,耐旱、耐贫瘠,如果实现批量人工扩繁,能成为干热河谷地区绿化重要树种。科学家已经在干旱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小规模栽培研究其应用效果。同时,作为本土树种,云南梧桐不仅可用来绿化,还能为动物提供庇护,其果子还可以作为松鼠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濒危植物虽然拥有了较大的人工种群,并不意味着这些植物不再“濒危”。银杏、水杉野外分布范围有限,野生种群数量很少,遗传多样性匮乏。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或者传染性病虫害等,它们就可能面临灭绝风险。因此,国家将濒危植物列入重点保护名录,对其野生种群加以保护,既可以保护濒危植物本身,也能保护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另外,人工繁育固然是濒危植物的重要保护方式,但仅靠人工繁育远不足以保护濒危植物。我国采取多种方法,如采集野外种群的种子存放进种子库、把野生个体迁地保存、建立濒危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等,来保护其野外种群和赖以生存的生境。

(作者:杨静,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30日 第 14 版) 【编辑:付子豪】

相关推荐:

2025新奥历史开桨纪录,评论分析

澳门6合开彩视频开奖内容分类审查

2025澳门精准四肖四码资料——评估推荐可信度

三肖必中特三肖三码-活动门槛解析

管家婆的资料一肖中特——认清补贴套路

澳门今晚必开生肖事实分析

2025澳门今晚开什么生肖——流程偏差解析

澳门一肖一码100准免费i_用户等级逻辑

澳门码今晚开的什么——迭代策略识别

2025年新澳门特马开什么-营销干预分析

澳门三肖三码三码三期风凰-核实合作品牌真伪

新奥全年免费自动精准大全-分润机制解构

2025澳门最精准正版免费大全_权限限制机制

新澳门六开彩正版免费-实用指南

新澳门今晚必开一肖-功能价值评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何是濒危植物?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