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全面了解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可从其起源、各阶段发展特征等方面入手。新三板市场最早可追溯到 2001 年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主要为解决原 STAQ、NET 系统挂牌公司的股份流通问题以及退市公司股份转让问题,被称为“老三板”。
2006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这标志着新三板的正式诞生,其目的是为高科技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2013 年 12 月,新三板市场正式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至此,新三板成为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2014 年 8 月,做市商制度正式实施,为市场增添了流动性。2016 年 6 月,新三板首次分层,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的服务和监管。2020 年 7 月,精选层设立并开市交易,同时引入公开发行和连续竞价交易机制。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策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国家对新三板市场的定位和政策扶持力度,会直接影响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参与热情。例如,分层制度、公开发行等政策的推出,都推动了新三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宏观经济环境也有重要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融资需求和投资者参与度相对较高,有利于新三板市场的活跃。反之,在经济下行阶段,市场活跃度可能会降低。
企业质量和数量是市场发展的基础。优质企业的不断加入和成长,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果市场上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会影响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结构和参与度也至关重要。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带来专业的投资理念和资金,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而个人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则能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以下为各因素影响的对比表格:
影响因素 影响方式 政策因素 直接影响市场发展方向和企业参与热情 宏观经济环境 繁荣时市场活跃,下行时活跃度降低 企业质量和数量 优质企业提升吸引力,质量差影响信心 投资者结构和参与度 机构投资者提升稳定性,个人投资者增加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