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淘金ETF)
1. 合盛硅业
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全球硅基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有机硅行业多年,搭建了“工业硅 - 有机硅”全产业链闭环,所属有机硅上游原材料领域,行业集中度正随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公司核心产品覆盖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全系列有机硅产品,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绿电资源加持,形成显著成本优势,产品广泛适配光伏封装、新能源汽车密封、电子电气绝缘、建筑防水等多领域需求。除核心有机硅业务外,公司还布局了碳化硅等高端半导体材料,切入半导体赛道,同时具备新能源、新材料、光伏概念,在行业产能优化和高端化转型进程中,持续依托规模效应和技术积累占据领先地位,深度契合“十五五”新能源产业对硅基材料的刚需。
2. 东岳硅材
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淄博市,是全球领先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商,隶属于有机硅中游核心生产领域,该领域竞争核心聚焦于高端产品研发与全链条一体化布局。公司专注有机硅深加工环节,核心产品包含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尤其在医疗级有机硅导管、半导体封装用有机硅材料等高端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成功替代部分进口产品,适配医疗健康、电子制造等对材料性能要求严苛的场景。公司构建了完善的有机硅深加工体系,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全球多家知名企业认证,除有机硅核心概念外,还涵盖光伏、半导体、医疗健康等多个热门题材。依托山东地区化工产业集群优势,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协同等方面具备便利条件,在国内有机硅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的趋势中,持续巩固市场份额。
3. 江瀚新材
总部位于湖北省潜江市,是国内硅烷偶联剂领域的龙头企业,所处的功能性硅烷细分行业,是衔接有机硅上下游的关键环节,需求随光伏、电子、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扩张而持续增长。公司硅烷偶联剂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产品种类丰富,覆盖氨基、环氧、巯基等多个系列,广泛应用于光伏胶膜、高端涂料、玻璃纤维、电子封装等场景,凭借稳定的产品品质成功切入陶氏、瓦克等国际化工巨头的全球供应链。除有机硅核心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光伏概念、新材料概念,同时布局硅基前驱体等高端项目,总投资4.3亿元的功能新材料硅基前驱体项目正在推进,进一步拓展半导体、光纤等高端应用领域。作为湖北地区化工骨干企业,依托当地产业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公司生产设备国产化率领先,在功能性硅烷国产替代和海外市场拓展中具备显著竞争力。
4. 硅宝科技
总部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内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的标杆企业,隶属于有机硅下游应用领域,该领域与终端产业绑定紧密,需求随新能源、建筑、电子等行业扩张同步增长。公司核心业务聚焦有机硅密封胶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涵盖硅烷偶联剂、硅橡胶等配套产品,在光伏密封胶、动力电池用有机硅材料等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其锂电池用有机硅粘接剂、封装胶填补国际空白,可满足极端温度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深度合作隆基绿能、宁德时代等新能源龙头企业。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材料等多重题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点工程。公司在全国建成6大生产基地,募投的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已全面投产,同时推进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持续延伸产业链,依托西南地区丰富的硅矿资源和研发优势,在有机硅下游高端应用市场的龙头地位不断巩固。
5. 新亚强
成立于江苏省宿迁市,是全球六甲基二硅氮烷领域的绝对龙头企业,处于有机硅中间体细分赛道,该赛道产品技术壁垒高,主要应用于医药、电子等高端领域。公司以有机硅功能性助剂为核心,核心产品六甲基二硅氮烷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销量稳居全球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合成、半导体清洗、有机硅新材料制备等场景。此外,公司还是国内唯一能同时生产苯基三氯硅烷与二苯基二氯硅烷的直接法企业,苯基氯硅烷产能达1.5万吨/年,产品耐高低温、耐辐射性能优异,适配高端材料制造需求。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半导体概念、医药健康概念、新材料概念、气凝胶概念,其产品作为气凝胶重要原材料,有望受益于建筑保温、新能源等领域对气凝胶材料的需求增长。公司在江苏、湖北和上海设有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与全球知名有机硅、制药、半导体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细分领域国产替代进程中具备不可替代的地位。
6. 回天新材
总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国内工程胶粘剂领域的领军企业,所属有机硅下游应用行业,产品定制化需求突出,与新能源、电子、5G通信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显著。公司有机硅业务以有机硅胶粘剂为核心,产能规模达21万吨/年,其中光伏有机硅胶粘剂产能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产品适配TOPCon等新型光伏电池封装需求,同时为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供应动力电池包密封胶、电子元件粘接胶,还为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提供5G基站导热胶。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具备新能源汽车、光伏、5G、动力电池、半导体等多重热门概念,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地区,在上海、广州、湖北襄阳等地设有五大研发基地,在东南亚布局产业基地,加速国际化进程。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拥有3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专利技术超300项,有机硅胶粘剂已实现四次技术迭代,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0%,在高端胶粘剂国产替代中具备强劲竞争力。
7. 润禾材料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是有机硅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所处赛道聚焦有机硅产品精细化、环保化开发,行业趋势贴合高端制造业和环保政策要求。公司核心产品涵盖硅油、硅橡胶、硅烷偶联剂、有机硅消泡剂等多个类别,广泛应用于日化护理、电子器件封装、纺织印染助剂、环保水处理等场景,其中纺织印染助剂用有机硅市占率高达45%,开发的无水染色整理剂符合环保政策,成功替代进口产品。除有机硅核心概念外,公司还具备新材料概念、环保概念、纺织服饰概念,积极布局电子级有机硅产品,适配半导体清洗、高端电子封装等需求。依托宁波化工园区的产业集群优势,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产品辐射国内外多个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在有机硅精细化细分领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契合“十五五”环保与高端制造双重发展导向。
8. 晨光新材
总部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全球知名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商,所属的功能性硅烷行业,是有机硅产业链的关键细分领域,产品广泛适配光伏、锂电、风电、电子等多个高增长赛道。公司构建了从工业硅到硅烷偶联剂的完整产业链,硅烷偶联剂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产品涵盖数十个品种,主要应用于光伏胶膜、风电叶片粘接、电子元件封装、高端涂料等场景,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成为国内外光伏龙头企业、风电设备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光伏概念、新能源概念、新材料概念,同时跨界布局美妆级硅油等产品,切入日化领域,拓展有机硅应用边界。作为江西地区重点化工企业,依托当地丰富的硅矿资源和政策支持,公司在生产成本控制和技术研发方面具备优势,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持续受益于下游多行业的高景气度。
9. 宏柏新材
总部坐落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是功能性硅烷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所属行业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需求升级,正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集中化。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苯基氯硅烷产业化的企业,拥有含硫硅烷与高分散白炭黑联合生产线,含硫硅烷偶联剂产品连续六年全球市占率第一,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轮胎制造、制药中间体合成、电子化学清洗等场景,与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等全球知名轮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除有机硅核心概念外,公司还具备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循环经济等概念,是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也是江西省首家本土培育的台资上市公司。公司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达2200多亩,在香港、澳门、上海等地设有子公司及分公司,率先完成硅烷生产链闭环循环,通过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在行业绿色转型中具备先发优势。
10. 集泰股份
注册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是有机硅密封胶和涂料领域的知名企业,隶属于有机硅下游应用行业,业务与建筑、汽车、光伏等传统及新兴行业关联紧密,需求场景多元化。公司有机硅核心产品为有机硅密封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专用产品,其中动力电池专用发泡胶具备V0级阻燃、轻量化特性,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供应链,光伏封装用密封胶可抵御户外恶劣环境,建筑用密封胶凭借优异耐候性应用于多个标志性建筑项目。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新能源汽车、光伏、建筑建材、动力电池等概念,在集装箱用密封胶领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同时布局水性涂料等环保产品,契合绿色发展政策导向。作为华南地区有机硅应用龙头企业,依托珠三角产业集群优势,在客户对接、市场响应等方面具备便利条件,通过精准定位高端细分市场,避开中低端价格竞争,专注高附加值场景化产品,持续受益于新能源和基建产业发展。
11. 新安股份
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国内少数实现“硅矿 - 工业硅 - 有机硅单体 - 终端产品”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处于有机硅全链条布局的核心梯队,所属行业正朝着一体化、循环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公司有机硅产品涵盖硅橡胶、硅油、硅烷偶联剂等四大系列,终端产品超3000种,自用转化率高,同时依托草甘膦与有机硅协同的氯循环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成本稳定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封装、电子电气、轨道交通、医疗健康、建筑等多领域。除有机硅核心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光伏、新能源、农业化工、新材料等多重题材,与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深度合作,供应动力电池密封胶等产品。公司在全国布局多个生产基地,依托浙江地区化工产业优势和技术研发实力,持续拓展电子级有机硅产品,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高端化转型中,凭借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和丰富的终端产品矩阵,巩固市场地位。
12. 兴发集团
注册地址为湖北省宜昌市,是以磷硅协同发展为核心特色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所属的有机硅行业中,磷硅协同模式是其独特的成本控制与产业延伸优势。公司有机硅业务涵盖单体生产及下游密封胶、硅油、硅烷偶联剂等产品配套,有机硅单体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依托自身5.8亿吨磷矿资源储量,通过磷化工与有机硅产业的副产物综合利用,实现资源互补和生产成本优化,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磷化工、新能源、光伏、动力电池、半导体等多个热门概念,其光伏胶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合作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同时布局半导体清洗用电子级磷酸等产品,实现跨领域协同。作为湖北地区重点化工骨干企业,享受当地产业政策支持,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配套、半导体材料等新兴领域的拓展,为公司长期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深度契合“十五五”新能源与电子产业发展需求。
13. 三友化工
总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华北地区有机硅生产的核心企业,所属化工行业中有机硅分支与纯碱、粘胶短纤等其他化工业务形成良好协同效应,抗周期能力较强。公司有机硅产品体系完善,核心产品包括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107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110甲基乙烯硅橡胶等,其中DMC纯度达99.5%以上,可用于合成各类基础有机硅产品,110甲基乙烯硅橡胶耐温范围覆盖-60至250℃,适配航空、电子等高端密封场景。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化工原料、新能源、光伏、建筑建材等概念,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合成、建筑防水、电子绝缘、新能源封装等多领域。作为河北省重点化工企业,依托唐山地区丰富的煤炭、盐等资源优势和化工产业基础,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能耗控制等方面具备优势,保障有机硅产品稳定供应,在华北区域有机硅市场占据显著的区位优势,受益于北方地区新能源产业和基建项目的推进。
14. 鲁西化工
注册地址为山东省聊城市,是涉足有机硅领域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所处行业兼具基础化工的稳定性和有机硅产业的成长性,业务覆盖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化肥等多个板块。公司通过投资建设有机硅项目,完善自身化工产品矩阵,有机硅业务聚焦基础单体及下游硅油、硅橡胶等产品生产,适配化工新材料规模化应用、建筑密封、电子电气等多行业基础材料需求。除有机硅概念外,公司还具备化工原料、新材料、光伏、化肥等多重题材,依托鲁西化工园区的一体化产业优势,实现有机硅生产与其他化工业务的资源共享、能源互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山东地区大型化工企业,具备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技术研发实力,在有机硅行业供需格局优化过程中,凭借综合性化工平台优势,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高端化转型,拓展有机硅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
15. 瑞泰新材
总部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是在硅烷偶联剂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所属细分行业适配高档涂料、玻璃纤维、电子封装、新能源等领域,需求随高端制造业发展持续提升。公司硅烷偶联剂产品系列丰富,涵盖氨基、环氧烃基、巯基等多个类别,产品注重适配高端材料的性能要求,在分子结构设计、纯度控制等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高端涂料成膜、电子元件粘接、光伏组件封装等场景。除有机硅核心概念外,公司还具备新材料概念、光伏概念、电子化学品概念,凭借精细化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控,成为国内外多家高端制造企业的稳定供应商。依托江苏泰州化工产业园区的配套优势,公司在生产协同、物流运输等方面具备便利条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在硅烷偶联剂高端化、定制化发展趋势中,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契合“十五五”高端制造业对精细化化工材料的需求。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