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负成本”时代

优秀先生

中新社巴西贝伦11月17日电 题:专访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负成本”时代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正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备受瞩目。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CEO)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负成本”时代,这为实现气候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年9月,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中包括,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邹骥指出,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率先明确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为全球落实气候行动注入积极动力。他特别强调,“力争做得更好”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国气候治理的信心。

“中国提前‘交卷’已有先例”,邹骥列举数据称,截至2024年7月,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2.06亿千瓦,提前6年超额完成2030年目标。他认为,这些成就得益于高效的政府治理、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链、强大基础设施与工程人才资源形成的协同效应。

他进一步指出,如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已进入“负成本”阶段,意味着发展风光电“不仅不会亏损,还能创造收益”。这为中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乃至做得更好,提供了坚实支撑。

谈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邹骥给出一组关键数据:中国风光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由2020年的9.7%提高到2024年的18.6%,年均提升超过2个百分点。

他坦言,与英国、德国等经济体风光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已达40%以上相比,中国仍有差距。“但大势已非常明确,差距正在弥合。”

根据能源基金会的测算,未来五年,中国风光发电占比全社会用电量有望从目前的20%左右逐渐上升至30%甚至更高,追赶步伐将持续加速。“当然,这需要实现电网从传统到新型的物理特性转变,包括依靠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以及电力市场的再设计等,以解决风光间歇性和电网灵活性资源不足等问题。”邹骥说。

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电网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邹骥指出,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扮演重要角色,深远海风电也将成为良性支撑。期待在未来10到20年内,中国能够建成一个适应绿色低碳转型需求的新型电网结构。

邹骥说,“我们应对中国的气候行动抱有更乐观期待,这不仅将推动本国绿色转型,也将为全球气候行动的落实注入积极动力。”(完) 【编辑:刘阳禾】

相关推荐:

澳门管家婆资料一码一特一_不听夸张承诺

正版免费全年资料大全提供,避免夸张陈述

今晚澳门9点35分开奖结果全身心解答,技术落地剖析

精准王中王免费提供资料论坛-全面分析

4949资料大全免费资料-拆解人设包装

白小姐三肖三期必出一期开奖_关注退款门槛

2025新奥资料正版大全二哈_识别价格反弹机制

100一肖一码异常行为监控

784123摇钱树四肖四码_货源透明度

新澳天天开彩免费,审慎选择贷款

新澳门一肖中100%透明说明

澳门一肖一码一必中一肖156-购物流程讲解

澳门天天彩期期精准信用体系解释

新澳门红姐图库大众网,核对支付路径

2025港澳正版资料免费大全_客服响应机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专访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负成本”时代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