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学术骗子为何能如此堂而皇之?

优秀先生

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袁秀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该校教师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按规定解除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同时,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通报还称,学校已深刻认识到在郭某引进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并举一反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此前,有媒体报道,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的郭某,其公开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比如曾是高考状元,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等。“首席科学家”如此名不副实,不少网友评价,“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学术不端者为何能如此堂而皇之?一方面正如上述通报所说,暴露出材料审核把关和人才引进机制上的明显短板。稍微检索一下就能发现的漏洞竟能瞒这么久,是郭某的简历太“耀眼”还是审核略“敷衍”?高校引进人才心切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在该认真的时候浮躁。人才引进,首先要确保引进的是人才。

同时,这一闹剧也引起我们更多思考:学术圈的“方鸿渐”为何总是有市场?近年来,从“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到“某高校花高价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学术圈的注水头衔频频引发争议。根据公开消息,在2024年“洋院士”风波后,今年5月,郭某还当选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有专家分析,这些头衔之所以在国内有市场,是因为它们不只是学术荣誉,还跟利益挂钩,能够参与资源分配,“利益太大了,就会导致有人愿意花费资源去谋求,有人也会愿意被资源收买”。当“头衔”被神化,当“帽子”成为选才识人的重要标准,自然给了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

让投机者不敢堂而皇之,需在引进流程、日常教学和科研管理中加强考察和监督,杜绝给投机者捧场站台,更不能向其倾斜资源。更重要的是,治理学术不端不能靠一次性的“清理”,而要通过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唯帽子论”“唯论文论”“唯职称论”,刹住浮躁浮夸之风,铲除利益滋生土壤。让学术回归学术,让教育保持纯粹。(完) 【编辑:刘阳禾】

相关推荐:

2025年澳门码开奖查询清楚运费规则

今晚澳门9点35分开什么生肖动物,对话记录留存

澳门今晚开特马四不像图 - 百度,逻辑解析

澳门天天彩开奖软件优点-用户反馈解析

2025年新澳门五行号码是什么——营销结构剖析

新澳门十码中特期期准_分析诱导型标题

4949cc天下彩免费资料-代言合法性说明

管家婆白小姐四肖四码概述揭示传销套路

澳门六开彩最准免费网站-警惕任务返利

澳门十码中特期期准——查验客服记录

新澳门彩挂牌正版挂牌图-关注用户协议

新澳最新最快资料大全_规范广告语

今天晚上澳门三肖兔羊蛇-商标归属核查

澳门一肖一码今晚中特资料接口稳定性测试

2025今天晚上澳门开什么生肖_重视用户教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中新网评:学术骗子为何能如此堂而皇之?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