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宝藏男孩”

优秀先生

兰州6月5日电 (冯志军 王春懿)“一直想着等到哪一天混得好一些,可以衣锦还乡。突然听闻民勤地下水开采完会被沙子埋掉,有可能无家可归会来得更早一些。”20年前,在南方创业的“80后”民勤青年马俊河心系家乡生态治理,于是返乡开启“让自己此生不后悔的努力”。

用北斗导航飞播造林,“草方格+光伏板”等“黑科技”治沙;梭梭树下嫁接肉苁蓉,让“沙漠变银行”;拍摄沙狐、跳鼠等沙漠精灵,尽显生态恢复后的生物多样性;吸引年轻人住帐篷、吃沙拌面,体验“荒野求生”式的治沙……擅长从沙漠里“寻宝”的马俊河,近年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呼吁年轻人参与治沙,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加持的“宝藏男孩”。

马俊河出生于甘肃武威市民勤县夹河镇国栋村,这里紧挨着腾格里沙漠,每次沙尘暴后,村民们都要用小推车从院子里往外推沙子。“好好念书考大学,永远别再回来!”这是当地老人习惯的唠叨。

2006年,马俊河返回兰州和民勤籍志愿者韩杰荣一起成立了民勤第一个环保志愿者组织——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通过书画义卖等方式筹款去民勤治沙。

“2007年,我们组织第一次志愿者植树活动,这是国内较早通过互联网发起的民间公益治理荒漠的行动。”马俊河向记者介绍说,当时互联网应用远不如现在便捷,也得到了数十个志愿者的响应,虽然种植的梭梭面积不大,但秋天之后的成活率很高,长起来的梭梭根部有沙子堆积,说明其固沙效果很好。

此后几年,马俊河每年都通过互联网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邀请他们到民勤和当地村民一起开展生态治理。随着互联网应用逐渐普及,2010年参与治沙的志愿者达900多名,当年种植梭梭800多亩,国栋村周边的沙漠全部披上了“绿装”。

马俊河说,十多年来,已有数万名志愿者实地到民勤种梭梭、红柳、花棒、银条,以及参与沙丘草方格制作等。这些沙生植物长起来之后,慢慢将地表风速降下来,各种野草也开始生长,兔子、刺猬、蛇、狐狸等各类野生动物也陆续出现……一个良性的荒漠生物链逐渐形成。

在马俊河看来,荒漠化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关键还要解决沙区农户增收。他和团队注册了“梭梭农庄”等商标,开发了多种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讲述治沙故事的同时,也让不少土特产实现畅销。此举带动不少农户跟进模仿,成规模带动不少人实现增收。

“民勤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产品糖分高,沙漠瓜果的病虫害也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种植的瓜果等特产增收。”马俊河说,把周边的生态环境改善好,农民有稳定的产业去增加收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压力,民勤绿洲才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近年来,马俊河逐步探索沙漠地区“体验式生态公益旅游”,尝试“让治沙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吸引更多人关注与参与公益治沙行动。据统计,该行动目前已面向社会募集资金逾千万元,在民勤县建设了6个志愿者生态林,种植梭梭等各类林木7万余亩,成活率超过85%。

甘肃省地处西北生态脆弱区,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核心战场。作为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最前沿地带,民勤历经70余年接续奋斗,一道总长380公里、总面积210万亩的环绿洲锁边林草带实现全链条闭环围合。

民勤县林草局副局长姜莉玲表示,多年来,民勤依托国家“三北”工程等项目,结合社会公益治沙等形式,通过人工造林、工程固沙、围栏封育、退化林修复等措施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如今,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西大河等昔日“飞沙走石”的大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干旱荒漠区人沙和谐共生之路。(完)

相关推荐:

908008新奥彩资料查询_主播行为拆解

今晚最准确一肖,小视频_评估推荐频率

澳门马经论坛资料大全,注意注册条款

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平台结算逻辑

澳门每天一期特马开奖结果条款剖析

今晚必开两肖_检查信用分来源

2025天天彩正版免费资料_用户体验还原

新澳门荒草地网站大全合理使用优惠

944cc天下彩线路入口7,识别伪社交属性

2025港澳宝典免费资料-拒绝诱导消费

2021年澳门全年免费大全-关注售前说明

2025新奥精准资料免费大全078期虚假排队识别

新澳天天彩资料大全最新版本新澳门-警惕赠品误导

2025新奥今晚资料官方与第三方区分

刘伯温期期准精选一肖一码-营销模型剖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沙漠里的“宝藏男孩”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